產品中心
中國古代沒有產生現代化的國際觀念與外交體系,歷代王朝均自視為“天朝上國”,與周邊諸國的關系也以宗藩關系為主。韓國即古朝鮮在千余年的帝制社會中長時間為我國的藩屬國,不稱帝只稱王,每年向中原王朝進貢稱臣,所以其上至帝王將相下至黎民百姓無不受中國文化影響,春節這項習俗也不例外,它對韓國文化產生了重要影響。
中國的春節文化由來已久,其起源摻雜著祭祀文化與天文歷法,歷經數代王朝發展,至明清時期已經成為一項十分成熟且意義重大的節日。中國春節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多種多樣的習俗文化,但這一方面不是我們這篇文章所要闡述的,我們的闡述重點是韓國的“春節”。韓國春節名為“舍爾”節,又名慎日、雪日或舊正節,與清明、端午、中秋三個節日并稱為韓國四大節,是韓國非常重要的一個節日?!吧釥枴庇行履甑拈_頭、歲首的意思,是韓語的固有詞匯,而舍爾節也是中國春節傳入韓國后與韓國本土傳統相融合之后產生的帶有韓國特色的春節。
據史書記載,最早在三國時期春節在朝鮮半島便已經產生,在高麗統治時期,春節的形式與各項習俗逐漸確定下來并在民間廣為流傳,在當時它被列為是九大習俗之一與“四大節”之一,在韓國的地位十分重要。1909年韓國被日本完全吞并,在日據時期,韓國由農歷紀年改為公歷紀年,農歷的舍爾節也被改為是公歷的舍爾節。但在韓國獨立之后,隨著民間呼吁恢復傳統舍爾節的呼聲愈發激烈,韓國政府于1985年宣布農歷舍爾節為“民俗的天”,農歷舍爾也由此再度恢復過來。此后舍爾節的假期雖越來越短,但它卻始終是韓國人們慶賀農歷新年、走親訪友的重要節日。
正如中國春節要放鞭炮、過除夕夜、發放壓歲錢一樣,韓國舍爾節在學習中國春節習俗之外亦有其帶有本土特色的習俗,或與中國一致,或由中國習得后與韓國本地文化相融合后發生改變,亦或是完全脫胎于韓國本土。習俗的發展演進是反映韓國歷史發展變遷的一面鏡子,值得我們觀察。
中國春節有多種多樣的習俗,例如送灶神、貼門神、掛春聯、拜新年等種種傳統一直傳承至今。那韓國舍爾節又有著怎樣的傳統呢?在韓國,春節最重要的一天是新年初一,在這一天韓國人有許多事情要忙,第一項是活動是茶禮,這是韓國春節最為重要的活動之一。茶禮也稱為祭禮,韓國古人曾在《東國歲時記》里寫道:“京都俗歲謁家廟行祭曰茶禮”,意思是說在初一這一天,人們要前往家廟進行祭拜,這叫做茶禮。與中國古人類似,韓國人也認為人的靈魂在死后并不會隨肉體消失,所以人們特別重視對亡人的祭祀活動,以希望祖先的在天之靈能夠保佑家族后代平安幸福。在初一這一天,人們會在家中祠堂擺放先人畫像,然后擺放諸如葡萄、橘子等供品,最后由家中男性長輩主持祭祀活動,男女老少按次序向祖先叩拜敬酒。
除茶禮之外,韓國春節也有著像中國一樣的年夜飯,他們稱之為“歲餐”。在除夕夜這一天,韓國人一般會自己動手制作豐盛的美食以慶賀春節,而在諸多韓國美食中最有特色的便是“年糕湯”。年糕湯是以大米為原材料制成的食物,首先人們要將白米面做成錢幣狀的白餅,再放入特制的醬湯里烹煮,醬湯一般是由牛肉或者雞肉做成的湯料,經過烹煮之后,年糕湯便做成了。白色的年糕湯代表著韓國人對新的一年的期望,而錢幣狀的年糕又代表了人們希望財源廣進的愿望,同時它又被稱為“添歲餅”,寓意著人們吃了要增長一歲。與中國紅不同,韓國比較崇尚白色,就連壓歲錢也是放在白色紙袋當中。
中國人會在大年初一進行拜年活動,韓國也是如此。在韓國,人們要在初一這一天進行“歲拜”活動,在家里晚輩要向長輩磕頭以表示對長輩的尊敬和祝福之情,而長輩也會向晚輩發放壓歲錢以作為對晚輩的祝福和鼓勵。在家庭外,人們也要在初一這一天互相拜賀,他們之間的互相問候與祝福的話語則被稱之為“德談”。
時光流轉到現代工業文明社會,傳統節日也因時代的巨大變遷而發生了一些變化,韓國舍爾節也是如此?,F代韓國舍爾節的形式越來越簡化,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便是現代人不再以韓服作為日常衣著,韓服的價格也十分昂貴,人們無法穿著韓服去過節。形式的簡化還體現在飲食方面,以前的韓國人在舍爾節都會親手做年糕及年糕湯等韓國傳統美食,但在現代社會中,大規模的食品加工廠的出現使得人們可以輕而易舉的就買到諸多美食而不用再親手去做,這在使生活變得更加快捷的同時也使得節日的氛圍大打折扣。此外西方節日流入韓國后對韓國舍爾節在內的傳統節日的沖擊,以及現代通訊設備如手機的迅速發展也使得人們歲拜的方式更加多元化,這無一不對傳統節日造成了巨大沖擊。
韓國舍爾節與中國春節同根同源,卻又有著屬于韓國本國的特色,其諸多習俗是韓國人所偏愛和接受的,這體現出文化的獨特性。盡管韓國的春節在現代社會也受到了諸多外來因素的沖擊,但它始終是韓國最為重要的節日之一,寄托了韓國人對未來的美好向往與期盼。
1. 金廷恒:《韓中春節民俗比較研究》,山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年。
2. 高彩飛:《中韓春節文化對比分析及教學策略探析》,西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5年。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說明外都來自互聯網,如有侵權煩請聯系作者刪除,謝謝!
我們會每天為大家奉上精彩的歷史文章,懇請各位讀者朋友關注我們的賬號!您的點贊、轉發、評論,這是對我們最好的支持!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