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中心
“二月天楊柳醉春煙,三月三來山青草漫漫。最美是人間四月的天,一江春水綠如藍。”作為貴州送給全國觀眾的一份新春禮物,由貴州新文藝群體代表玉鐲兒作詞、張超作曲、潘安昕編曲的《上春山》在2024年央視春晚火爆出圈,一幅桃紅柳綠的貴州春景圖也隨之徐徐展開。
說起為何將主題定為“上春山”,詞作者玉鐲兒表示,自己生活在大山里,小時候經常和家人朋友在大年初一去爬山。在她眼中,“春山”是二月的興義萬峰林、三月的貴安櫻花園、四月的丹寨龍泉山、五月的施秉云臺山……
與此同時,《上春山》引發的關于春天的討論,也使得貴州春季旅游引客無數。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貴州接待游客1.46億人次、同比增長10.2%,旅游總花費1611.86億元、同比增長13.6%,游客人均消費額1104.28元、同比增長3%。
《上春山》之后,玉鐲兒的新作《故土清明》亮相河南衛視的《2024清明奇妙游》。如果細數貴州春天里的音樂作品,會發現真有不少。
2017年,貴州籍歌手龔琳娜與丈夫老鑼一起以二十四節氣為主題,創作了《龔琳娜唱24節氣歌》,從浩如煙海的中國古詩詞中精選24首,對應24個節氣,比如立春的《立春偶成》、雨水的《春夜喜雨》等。2022年谷雨前,同樣是玉鐲兒與張超這對好搭檔,創作了歌曲《谷雨天》。其靈感來自黔東南流傳的FB體育 FB體育平臺苗族民歌,表現了谷雨時節的村寨生活場景。貴州“飽飽盒子”團隊收集了來自全省20余個山鄉村寨的春耕勞作場面,最后合成為“苗語+普通話”童聲版的歌曲MV,推出后反響熱烈。
“谷雨天,春漸遠,白云繞山間;谷雨天,起炊煙,鯉魚戲稻田……”2023年6月,侗語版的《谷雨天》刷屏朋友圈,純凈清澈的童聲侗語宛如天籟之音,令人耳目一新。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所長田青對這一版《谷雨天》作了點評:“這首歌把流行音樂元素和侗族‘嘎拉溫’(兒童侗族大歌)結合在FB體育 FB體育平臺一起,別有風味,把人們盼望豐收,歡迎谷雨的來臨的心情表達得淋漓盡致。”
據了解,侗語版的《谷雨天》由侗族歌師吳勝翻譯。翻譯中,吳勝將谷雨天侗族不同的農業習慣加入,希望孩子們一邊唱歌,一邊記住這片土地的“使用說明書”。除了谷雨外,張超和玉鐲兒還想把二十四節氣都寫成歌,把過往熟悉但又在時間流逝中忘卻的農業常識、農業智慧、故鄉村景寫在歌里,通過合唱形式在孩子們口中傳播下去。
隨著民族婚俗漸漸成為游客體驗的文旅產品,4月18日至21日,黎平肇興侗寨舉辦豐富多彩的谷雨節活動。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