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中心
中老鐵路作為連接中國與老撾的交通大動脈,不僅是“一帶一路”倡議下的旗艦項目,更是一座架設在中老兩國人民心中的友誼橋梁。中老鐵路的建設和運營,為中老兩國帶來了經濟合作的新機遇,在推動文化與旅游深度融合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加強了兩國民間的文化交流與互鑒。籍此中老鐵路開通兩周年之際,北京外國語大學亞洲學院老撾語專業的姜雅桐、李旻、王睿洋三位同學在李小元副教授的指導下發起了“驛路合笙”項目,“驛路”是指中老鐵路,“笙”為蘆笙,是中老兩國人民都喜愛的傳統樂器,“驛路合笙”意寓中老兩國人民在中老鐵路的聯結下,得以更深入地進行經濟與文化交流,增強兩國人民之間的互惠和友誼。“驛路合笙”以老撾語為媒介,搭建了中老鐵路中老雙語網絡信息平臺(),免費向老撾民眾介紹中老鐵路中國段各站點的獨特文化,剖析其中蘊含的中國元素,并延伸介紹站點所在城市的人文和自然景觀,提供文旅信息,方便老撾游客規劃旅游方案,使其中國之旅收獲更多,促進老撾民眾對中國的了解。作為國內宣傳窗口,同名公眾號也在陸續發表中,目前中文內容發布已近尾聲,后期將陸續發布老撾語站點介紹、食宿信息以及文旅相關內容。
中老鐵路中國段的每一個站點都融入了民族文化和地域風情。例如橄欖壩站整體造型源于傣族干闌式建筑特色,孔雀羽毛簡化圖案裝點站房吊頂,舉目即見“孔雀開屏”,傳遞吉祥如意的美好祝愿。又如普洱站以當地最負盛名的茶元素為內核,立面主色調為普洱茶深褐色系,將民族圖FB體育 FB體育平臺案融入建筑細節紋理,大氣精致。茶樹環繞站房四周,整個車站氤氳在茶香之中。普洱站的“人”字形斜屋頂,是中國南方傳統聚落的屋頂樣式,使得車站與四周的自然景觀融為一體。車站內部裝飾有運載茶葉的馬匹、人物及茶葉、茶樹形狀的茶馬文化特色浮雕。車站設計尊重地形地貌,利用地形高差和坡度,巧妙地呈現出“樓外樓”的效果。這些設計蘊含了中華文化的諸多方面,凝聚著設計師的獨妙匠心,如果沒有介紹,老撾游客較難完全領略其中韻味。“驛路合笙”項目小組為此實地考察了各個站點,在中老雙語網站“驛路合笙”網站上,以每個站點的站房為引,揭示了每個檐角每幅圖案中蘊藏的中華文化元素和傳統民族風情,并走進當地文化,講述站點所在城市的其他獨特人文與自然景觀,免費用老撾語向老撾民眾介紹這些站點蘊含的中華文化元素和傳統民族風情,使老撾民眾收獲別具風格的中國故事,令老撾游客的中國之行不僅賞心悅目,還能體味其中的文化價值。
為進一步便利老撾游客在中國的旅行體驗,使他們能夠輕松規劃行程并享受便捷的服務,“驛路合笙”團隊精心打造涵蓋了出行、住宿和餐飲等多個方面的實用指南。在出行信息方面,團隊對各個站點進行了細致的梳理,不僅列出了每個站點可以利用的交通工具,如公交車、出租車和網約車等,還提供了各種交通工具的停靠點信息,以及是否有城際大巴通行等相關細節,使得老撾游客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和偏好,選擇最合適的交通方式進行旅行。住宿信息的展示同樣周詳。團隊在每個站點附近挑選了5-6家不同價位的酒店進行介紹,詳細闡述了每家酒店可提供的房型、房間是否有窗戶、價格區間等關鍵信息,幫助老撾游客快速找到符合自己預算和需求的住宿選項。美食作為旅游的重要組成部分,“驛路合笙”團隊特別強調了云南的特色菜肴,不僅推薦了一系列必嘗的地道美食,還詳細描述了每道菜品獨特的口感和風味,讓游客能夠提前了解并根據自己的口味做出選擇。通過這種方式,團隊希望幫助老撾游客更好地融入當地的飲食文化,享受美妙的味蕾體驗。
為使網站及公眾號內容更加符合老撾游客的需求,團隊對老撾民眾進行了訪談,詢問其關于中老鐵路和中國的看法、來華旅游的意愿及所需的幫助,并制作了《印·象你眼中的中國 The Impression of China——驛路合笙老撾留學訪談》視頻,該訪談視頻在bilibili平臺發布(),受到了網友的關注和好評。在訪談中,老撾民眾對中老鐵路給予了高度評價,他們說“老撾人對中老鐵路很感興趣,因為從來沒有坐過火車,有些都不知道‘火車’這個詞,對于老撾人來說,這是一種新事物,既舒適又令人興奮,特別想去看看它有多舒服,因為也不花太長時間”,“中老鐵路的開通是一件好事,因為它是老撾和中國之間的紐帶。老撾是一個‘封閉’的國家,沒有出海口,有了火車,老撾和中國就可以在交通、經濟、、貿易、旅游等方面有更多往來,使老撾更加方便”。老撾民眾對中國和中國人都有非常良好的印象,中國的長城和《三國演義》在老撾家喻戶曉,中國的勤勞刻苦也令他們印象深刻,他們認為中國在教育、社會發展、治理很多方面都是FB體育 FB體育平臺他們的榜樣,“中國很大,文化多元融合,在中國的每個地方,文化也不一樣,北方、中部和南方的文化都不一樣。另外,中國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國家,我們喜歡中國的歷史,太悠久了,而且一直在傳承,我們對中國的長城很感興趣,它是讓中華文化聞名于世界的象征,世界人民都知道中國是歷史最悠久的、古老的、著名的,這使得老撾人非常對中國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等各個方面感興趣”。因此,老撾民眾到中國旅游的意愿也很強烈,坐中老鐵路到中國旅游更是老撾民眾的首選。
團隊成員攜《印·象》視頻參加大學生網絡文化節,獲得北京外國語大學亞洲學院推薦
為配合宣傳,使更多老撾民眾了解該項目,“驛路合笙”團隊還設計制作了文創產品,包括團服、團旗、帆布包、鑰匙扣、筆記本、簽字筆、明信片、貼紙、胸針、雙語三折頁等,并贈送給老撾國立大學的師生以及當地民眾。老撾民眾也為項目撰寫了寄語,并和團隊一同繪制了團旗。項目引起了老撾民眾對中華文化的關注,獲得了老撾民眾的一致贊賞和歡迎,紛紛表示有了“驛路合笙”的幫助,“自助式中國游”不再是夢想。免費的鐵路與周邊景點介紹,特別是為老撾民眾提供老撾語的站點文化介紹、特色景區查詢服務,推薦出行路線,很好地幫助到他們在實現個性化旅游的同時加深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解,很多老撾國立大學的同學在宣講現場就熱烈地討論起中老兩國在文化方面的相同與不同點,他們在卡片上寫“對于中老鐵路的開通,我感到非常開心,想要坐一次鐵路,想體驗火車在自然美景中穿梭的氛圍,有機會的話也想去中國旅游,結識更多中國朋友,互相交流玩耍。謝謝親愛的中國朋友們,中國見”,“通過學習,我對壯美的長城非常感興趣,很想親自去中國游覽一番。另外,中國的春節習俗也傳承已久,我也很想深入了解”。他們開心地在“驛路合笙”團旗上簽下自己的名字,寫上了祝福語。
中老鐵路是“一帶一路”倡議的旗艦項目,是中老友誼的標志性工程,在“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中加強兩國民間的文化交流,有助于促進老撾民眾對中華文化的理解,促進兩國的民心相通。作為熟悉兩國文化和語言的老撾語學生,“驛路合笙”項目團隊也將成為兩國友誼的使者,讓更多中國人聽到來自老撾的聲音,了解到老撾人眼中的中國印象,也讓更多老撾人通過網站,繼而通過來訪更加全面和深入地了解中國的歷史、文化和社會,從而促進兩國人民的相互理解和友好感情。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