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中心
這幾個小故事是聽我媽媽講的。我必須承認,我內心深處對于算命這件事有著難以言說的迷戀。不過,我指的并非是那種在街頭巷尾招搖撞騙的所謂算命大師,我所相信的,是那些根植于中國傳統文化之中的占卜之術,比如易經。在我的眼中,易經不僅僅是一本古老的書籍,它更像是一種獨特的算術——只不過它所運算的不是簡單的數字和公式,而是關乎人生的起伏和命運的走向。
張大壯,這個名字聽起來就給人一種強壯有力的感覺。他是媽媽單位的同事,一個典型的現代青年,年輕有為,大學畢業不久就迅速晉升,成為了副廠長,他的能力和決斷力讓他在同事中頗受尊重。作為一個堅定的唯物主義者,張大壯從來不把任何迷信放在眼里。事情發生在1996年左右,那是一個科技進步飛速,而傳統文化依舊根深蒂固的時代。有一次,媽媽的單位組織了一次前往青城山的旅游活動。青城山,以秀麗山水和道教文化聞名,是許多人心中的修行勝地。在后山山腳的一次偶然機會,他們遇到了一位算命先生。那時候,大家可能是出于對未知的好奇,也可能是被清幽的環境感染,紛紛找那位算命先生看起自己的未來。這位算命先生與眾不同,他不索取任何報酬,只是靜靜地坐在那里,為人指點迷津。我媽媽也隨眾為我算了一卦,雖然當時我并不在場,但后來發生的事情似乎都與那次占卜不謀而合,這讓我對算命產生了更加深刻的好奇。然而,故事的主角還是張大壯。當他看到眾人排隊等待算命時,內心或許是出于對這種神秘文化的輕蔑,又或許是抱著一絲戲謔的心態,他也跟隨著隊伍等待著。可是,當輪到張大壯的時候,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那位一向來者不拒的算命先生竟然拒絕了他。張大壯的臉色頓時變得難看,面子上掛不住,他以為這是對他個人的侮辱。于是,他與那位算命先生之間的爭執就此拉開了序幕……算命先生被張大壯糾纏得無計可施,只得開口說道:“年輕人啊,我并非不愿為您占卜,而是您的命運之中似乎注定了不可避免的終結。若我輕易透露了您的命數,我怎能袖手旁觀,不試圖施以援手呢?然而,若是我真的向您揭示天意,那便是對宇宙秘密的褻瀆,對我自身亦會帶來不良的后果。”聽聞此言,張大壯心頭火起,情緒激動到了極點,幾乎要動手教訓那位算命先生,他堅持要得知自己的死期和方式。算命先生于是深深嘆息一聲,語重心長地告誡道:“年輕人,今年的除夕之夜,你必須前往寺廟,誠心獻上一炷香,或許這樣能幫你逃過這一劫難。關于此事,我只能說到這里了。”這次旅途中的算命經歷,讓張大壯心情沉重,畢竟,任何人聽到有人預言自己的死亡,內心都難以平靜。當時春意盎然,轉眼間,又是一年的歲末將至。張大壯在這一年里身體健康,沒有受到疾病的侵擾,工作中也順風順水,他有望在新年過后晉升為正式廠長。家中喜訊頻傳,他的妻子也即將迎來他們的孩子。在這段時間里,張大壯事業家庭兩得意,春風得意馬蹄疾,因此,他更是將那位算命先生的話置之腦后,不再放在心上。
大年三十的夜晚,是家家戶戶圍坐在一起享受豐盛年夜飯的時刻。張大壯也不例外,他與家人歡聲笑語,共享天倫之樂。飯后,不甘寂寞的他還約上幾位好友外出游玩,歡度這個特別的夜晚。然而,在夜幕低垂,時針指向十一點的時候,一段早已被他拋諸腦后的話語突然在他腦海中響起——那是之前一位算命先生給他的預言。他心中不由得涌起一絲莫名的憂慮。思來想去,張大壯決定還是去履行那位算命先生的建議,燒一炷誠心的香,以祈求未來的平安順利。“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他自我安慰道。朋友們知曉他的想法后,也都紛紛表示支持,并鼓勵他去完成這個心愿。于是,他告別了朋友,驅車前往當地頗有名氣的碧水寺。月色朦朧中,張大壯抵達了碧水寺,卻發現已是午夜時分,時間超過了十二點。今晚由于是大年三十,來寺中燒香拜佛的人絡繹不絕,比往常多了許多。不幸的是,又遇上了陰雨綿綿的天氣,寺廟為了安全考慮,加之位置靠近山坡和河畔易滑之處,廟方提前關閉了大門,以避免過多的香客發生滑倒或其他意外。心懷不安的張大壯不愿就此放棄,他又匆匆忙忙地趕往另一座知名的寺廟。遺憾的是,當他到達時,遭遇了和碧水寺相同的局面——廟門緊鎖,無人接待。這一連串的不順使張大壯感到異常郁悶,只得無奈返回家中。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