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中心
“丹唇未啟笑先聞”,2024年春節假期還未來到,已經有了很多喜慶的氣息。
12月25日《關于做好2024年元旦春節期間有關工作的通知》中,有一句話“鼓勵各單位結合帶薪年休假等制度落實,安排職工在除夕休息。”從2008年起,除夕是放假的;2014年修改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除夕不再是法定節假日。2024年春節仍然不是法定假日,但鼓勵“安排職工在除夕休息”,這是一個新變化。
2024年放假安排出爐,其中春節(2月10日—2月17日)放假調休,共8天。2月4日(星期日)、2月18日(星期日)上班。據國家發展改革委解讀,2024年春節至少放假8天,從初一放到初八,如果配合帶薪休假可以放假9天。這樣算,可謂史上最長春節假期,這也是一個新變化。
還有一個變化,是春節“正式”走向世界。12月22日,第七十八屆聯合國大會協商一致通過決議,將春節(農歷新年)確定為聯合國假日。聯合國也要過年了,這是一個讓人感到驚喜的新變化。
第一,鼓勵各單位“安排職工在除夕休息”,是督促帶薪年休假等制度落實,但主要的目的,應該是對傳統年味的重視。
有年味,春節才有滋味。這些年,不少人反映年味淡了,比如考慮到環保,很多地方禁放煙花爆竹;更多的人從鄉村來到城市生活,拜年、請家堂等風俗活動減少了。過年的習俗,FB體育 FB體育平臺產生于農業社會,如今隨著生產生活方式的變革,有些變化是難免的,但千變萬變,不能丟掉“內核”,這是文化自信的重要組成部分。
傳統節日,特別是重要的春節、中秋節等節日,作為一種文化現象,承載著中國人的情感和鄉愁記憶,是民族文化特征和符號,是國家歷史記憶和文化傳承的載體,通過慶祝這些節日,人們對自己的歷史和傳統會有更深的了解,這是對傳統文化的自信展示。
具體到春節,精神內核是“團圓”,形式外現是“除夕守歲”,通過“除夕守歲”這個形式,人們獲得親情和感情的滿足以及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可以說,只要“除夕守歲”的習俗不丟,中國人的年味就永遠在。鼓勵各單位“安排職工在除夕休息”,就是保證人們在除夕團聚守歲,這是對年俗的最大尊重。
第二,春節假期采取“8+1”的延長方式,可以“先團聚、后旅游”,既滿足職工休息權益,也是一個助推消費的舉動,一舉雙贏。
節假期采取“8+1”的延長方式,是在照顧年俗和職工休息的同時,可以讓年俗成為刺激內需的好節點。今年是三年疫情后的第一年,我國經濟逐步恢復,而提高消費的工作十分重要。消費,FB體育 FB體育平臺一是可支配收入允許,二是要有時間。節假日向來消費旺盛,像春節這個最重要的節日,家庭聚餐,走親訪友,都是拉動消費的重要力量。采取“8+1”的延長方式,除了團聚,還可以“小旅游”,自駕或乘坐高鐵和飛機,有助于進一步提升消費。
第三,春節確定為聯合國假日,這是中國綜合國力提升的重要標志,FB體育 FB體育平臺“春節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春節可以成為世界各國人民友好交往的文化紐帶。
12月25日,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在答記者問時表示,春節是中華文化中最古老、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是萬家團圓、辭舊迎新的喜慶日子。春節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據不完全統計,將近20個國家將春節作為法定節假日,全球約有1/5的人口以不同的形式慶祝農歷新年。春節民俗活動已經走進近200個國家和地區,成為全球性的文化盛事,給各國人民帶去了歡樂的體驗。
2023年即將過去,2024年即將來臨,百節年為首、四季春為先,春節假期的三個變化,以人為本,照應時代特色,既有傳承,又有創新,讓人充滿期待。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