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中心
? 1 每年的正月初一是春節,俗稱“過年”,是我國最 重要、最隆重的節日。為什么呢?奶奶告訴我:“春節是 個辭舊迎新的節日,意味著生機勃勃的春天又要來了,人 們又可以播種等待著豐收,是一個讓人充滿希望的節日! 所以要高高興興地迎接新年的到來。” ? 2 剛放寒假,爸爸媽媽就說:“現在就要準備過年了。” 我問爸爸什么是過年?爸爸說:“每年的正月初一就是春 節,我們稱為‘過年’。這是個辭舊迎新的日子,大家都 非常重視,也是一年當中最熱鬧的時候。”我最喜歡熱鬧 了,天天盼著春節趕快到來。 ? 3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這是一首千古傳唱的好詩,每到過年時 期,我和小伙伴們便開始吟誦這首喜氣洋洋的詩,增添了 節日的氣氛,家鄉的過年習俗也不由自主地脫口而出,我 至今依然刻骨銘心。 ? 4 眼看快到春節了!臘月二十三,人們真是忙得不亦 樂乎。又要撣塵,又要準備好酒菜,還要貼對聯,購置年 貨。孩子們可放松了!因為放寒假了,快過年了。
? 1 春節真是一個熱鬧、喜氣洋洋的節日,我期待著下一個 春節趕快來臨。 ? 2 新的一年又來到了,希望這一年過得更加美好! ? 3 春節有豐盛的晚餐、精彩的聯歡晚會。在這熱鬧的氣氛 中,我進入了夢鄉,盼望著下一個春節的來臨。 ? 4 就這樣,我們又迎來了新的一年。啊,多么喜氣的春節! ? 5 元宵節,人們都要去猜燈謎,吃元宵。可惜,第二天學 生要開始上學了,人們又恢復了往日的忙碌。 ? 6 家鄉的春節令我回味無窮,家鄉春節的風土人情更讓我 感受到人間親情的美好。轉眼春節就過了,過年的確是熱鬧的 也是快樂的,但年的背后也寄托著厚重責任。我們不僅又長大 了一歲,同時又收獲了一份希望,對于人生又多了一份思考。 面對新的一年,如何調整自己,迎接新的壓力和競爭,以新的 自我面對新的挑戰。我想,這才是過年的線 我喜歡過年,過年真好。
“春節”起源于中國殷商時期年頭 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俗稱“臘祭”。 西周初年已有了一年一度在新舊歲交 替之際慶祝豐收和祭祀祖先的風俗活 動,可以認為是“年”的雛形。 年的名稱是從周朝開始的。年的時 間到了西漢漢武帝時期,由司馬遷建 議把春節定在農歷正月初一,一直延 續到今天。
1、掃塵 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 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 2、貼春聯 春聯源于古代的桃符。桃符是掛在大門兩旁的長方形的 桃木板。上面寫上“神荼”,“郁壘”二神名,以驅鬼 避邪。每逢春節,人們總要用新桃符替換舊挑符。 3、貼窗花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 窗花。 4、倒貼“福”字 “福”字指福氣、福運,寄托了人們對 幸福生活的向往,對美好未來的祝愿。為了更充分地體 現這種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將“福”字倒過來貼, 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
5、守歲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 明,稱曰“守歲”。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為“辭 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 6、爆竹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 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 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 炮”。 7、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 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 春節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人長壽安康,長 輩可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 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 安度過一歲。
初一餃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往家轉, 初四烙餅加雞蛋,初五初六捏面團, 初七初八炸年糕,初九初十白米飯,
第一部分:講述過年與中 國人的密切關系(過年熱 鬧的場景) 第二部分:你在過年做 了什么?(大掃除、除 夕夜、紅包)
第三部分:過年的習俗、 傳說以及你的看法(年獸、 壓歲錢、年年有余) 第四部分:過年長大了 一歲,你的看法、今后 的打算。
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獸。“年”兇猛異常,長年深居 海底,每到特定的一天,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 除夕這天,人們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傷害。有一年除夕,從村 外來了個乞討的老人。鄉里一片匆忙恐慌景象,沒有人理會他,只有 老婆婆給了他一些食物,并勸他快上山躲避“年”,那老人把胡子撩 起來笑道:“婆婆若讓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趕走。”老婆 婆繼續勸說,乞討老人笑而不語。 半夜時分,“年”闖進村。它發現村里氣氛與往年不同:村東 頭老婆婆家,門貼大紅紙,屋內燭火通明。 “年”渾身一抖,怪叫了一聲。將近門口時,院內突然傳來 “噼里啪啦”的炸響聲,“年”大驚失色,狼狽逃躥了。原來,“年” 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難回來的人們見村里安然無恙,十分驚 奇。這時,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趕忙向鄉親們述說了乞討老人的許諾。 這件事很快在周圍村里傳開了,人們都知道了驅趕“年”的辦法。從 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 初一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這風俗廣泛流傳,成了中國民 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 二十五,凍豆腐;二十六,去買肉; 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 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 初一、初二滿街走。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