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中心
FB體育 FB體育平臺FB體育 FB體育平臺FB體育 FB體育平臺中新網鄂爾多斯2月3日電題:鄂爾多斯“媽媽幫”展現芳華:“價值比價格更重要”
3日,37歲的高巧準時出現在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康巴什區達爾罕社區,負責照料來此玩樂的老人與小孩。偶爾她還會幫著社區擦拭玻璃、干其他活計。
“我來這里并不是上班,而是‘媽媽幫’的一員。”居住在達爾罕社區就近小區的高巧告訴記者,她雖然來這里干活,但沒有工資,一切全是自愿。
高巧口中的“媽媽幫”到底做什么,為何起了這樣的名稱?該社區書記白宇介紹,“媽媽幫”是指一些家庭婦女,利用業余時間幫社區干活但不取酬的群體,高巧是其中一員。“目前社區有43名與高巧一樣的婦女,組成了名副其實的‘媽媽幫’。”
高巧進入“媽媽幫”群體較為偶然。2022年之前,她和在鄂爾多斯伊金霍洛旗一家煤礦上班的老公一直兩地分居,“一星期或一個月能見上幾面就不錯了,孩子生疏不說,夫妻兩人交流的時間也少,很影響感情。”
為了結束兩地分居,高巧于2022年從老家山西搬到康巴什達爾罕社區。“每天把孩子送到學校,有大量的時間無法排遣,于是想到來社區做點事,恰好聽說這里有個‘媽媽幫’,覺得可以一試。”
由于沒有強制性的時間要求,高巧卸去了心理負擔,她隔三差五來社區“瞄一眼”,遇到社區里需要照顧的孤寡老人,她就過去為老人洗洗衣服,或者拉家常。“日子過得非常充實,老公說我現在脾氣特別好。我倆斗嘴的次數越來越少。”
郭紅霞也曾是一名“媽媽幫”成員,但由于孩子上學不需要照顧,現在她已經成為該社區的工作人員。居住在鄂爾多斯東勝區的她,此前因為孩子需要撫養,無奈辭職。后來聽說社區有個“媽媽幫”,她覺得可以來此體現價值,“就愉快地加入了。”
郭紅霞利用自己的師范院校教育背景,成了孩子們的“知心姐姐”。在周末或節假日,她會為有需求的孩子講講古詩詞,或帶著這些孩子一起玩兒。
63歲的宋春芳也是“媽媽幫”中的一員,這位已有孫子的老人說,“我的主要任務是為社區帶去歡樂。”
每逢社區搞活動,宋春芳總會糾集幾位同伴,為居民進行文藝表演,偶爾還會為大家演唱內蒙古地方小戲。
得到這些“媽媽幫”照顧的趙俊芬表示:“要不是有她們幫忙照顧殘障女兒,自己怎么能騰出工夫上班呢,我要為這些‘媽媽幫’的巾幗們點贊。”
再有幾天,就是龍年春節了。這些“媽媽幫”約定,要利用閑暇時間看望社區里的孤寡老人,為他們洗洗衣服、貼貼對聯或窗花、打掃打掃衛生。
采訪結束時,記者問高巧這樣做的意義是什么。她的答案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青春芳華,我們這樣做的意義就在于此,人干任何事,不能僅僅為了錢,有時價值比價格更重要。”(完)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