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中心
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挑漂亮的紅春聯貼于門上,辭舊迎新,增加喜慶的節日氣氛。春聯的另一來源是春貼,古人在立春日多貼“宜春”二字,后漸漸發展為春聯,表達了中國勞動人民一種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愿望。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過年貼春聯的寓意和象征,歡迎閱覽。
春聯,也叫“門對”和“對聯”等,它是于楹聯的一種。春聯一般都是紅底黑字或者紅底金字,再配以吉祥的紋飾,烘托了新春的喜慶和歡樂的氣氛,表達美好的祝愿和愿景。特別是春聯中的一些吉祥的紋飾,如:魚,寓意年年有余,表達了人們對來年的美好期望和避兇免難之意。
傳說,古代有一種極其兇殘的怪獸叫做年獸,經常作惡,危害百姓,卻又沒有什么東西可以降住它。后來,有兩位專門除妖的神仙,他們用桃枝降住了怪獸。于是,家家戶戶就在門上掛桃枝,這樣的桃枝被稱為“桃符”,后來掛桃符就演變成了貼春聯流傳下來的了。
春聯,最初是源于桃符,就是懸掛在大門兩旁的長方形桃木板。宋朝時,桃符由桃木板改為貼紅紙。春節貼春聯的民俗,是自宋朝此開始,在明朝開始流行開來,潮流發源地是南京。而到了清朝,春聯則成了一種特殊的文學藝術形式。如今,粘貼春聯成為春節的一個重要年俗。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