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中心
天朗氣清,春夏兩季充沛的日照時長,為鹽步秋茄的生長提供更適宜的環境。有著十多年秋茄種植經驗的鴻哥介紹,早在去年年底,他們便已種下了秋茄種苗。
如今,這片田地迎來了收成,巴掌大的葉子下掛著大小不一的秋茄,看著就已清心明目。“今年的種植情況較好,收成符合預期理想。”鴻叔說道。今年,他種植了約10畝地秋茄,月產量達約6000斤。
與其他茄子相比,鹽步秋茄皮薄、籽少、嫩滑、清甜、無筋,每根約長6-8寸,皮色青綠、頂部帶“帽”,體型細長柔軟,在尾部會彎彎翹起,呈現出獨一無二的J形,活似一根清秀的手指,故此也有“觀音手指”的美譽。
據了解,1斤鹽步秋茄大約能有14-15條,收成期可以跨越夏秋兩季,一直持續到10月底。
“鹽步秋茄以嫩摘為主。”鴻哥介紹,采摘秋茄時一定要選外表油亮、均勻,且頂部的“鴉雀口”呈展開形狀,因為此時的秋茄口感最佳。
據了解,鹽步有著300多年的種植秋茄歷史,其中以永平村的黃皮園種植的最佳,如今也是南海唯一的正宗鹽步秋茄種植基地。
2004年,“鹽步黃皮園”秋茄生產基地成為南海首個農產品商標。鹽步秋茄一直被譽為茄中上品,識吃的南海人都會認準鹽步永平村生產的秋茄。無論是聚餐還是送禮,鹽步秋茄都是人們的必選佳品。2021年,鹽步秋茄還被評為南海十大名食材之一。
為了提高銷售的檔次,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鹽步社區還探索出生產禮品式的鹽步黃皮園秋茄,加強了外包裝,將其打造為端午節的送禮佳品。每年五月初六,鹽步人也習慣將鹽步秋茄贈給廣州泮塘、坑口、茶窖龍船,以示祝福,而這一思路也帶動了鹽步秋茄的市場需求量。
蘭花,因“色清、氣清、神清、韻清”的氣質,被譽為“花中君子”。而鹽步秋茄,也以“一身清淡百味香”的獨特滋味,被食評家贊為瓜果屆的“君子”。
鹽步秋茄皮薄、肉滑,食用時有淡淡的清甜味道,不會對味蕾造成強烈的刺激感。正是因為如此,鹽步秋茄才能與各種烹調方式、各類食材完美搭配起來,增添風味之余,唇齒留香。
一味豉油皇秋茄,用最簡單的做法體現出了秋茄之鮮。在醬油中搗爛秋茄,使其盡染醬油之香和白芝麻,再一整條放入口,瞬息惹味到飛起,下飯一流~
秋茄刺身只經白灼,能吃出最原始的味道。即使連皮吃亦無渣,口感香甜、漿汁豐盈……在冰鎮效果下的酸甜咕嚕肉,色相晶瑩剔透,口感更添惹味。
“撈起,撈得風生水起”在南海除了魚生,秋茄也可以入菜做成寓意著好兆頭的菜式。洋蔥、芫茜、韭黃、酸辣椒、紅蘿卜、酸蕎頭、花生粒……一系列的配菜,讓口感酸甜中帶著點微辣,超過癮!
香口的酥炸秋茄,一口下去表皮可口,里層的秋茄+香菇肉餡又分外綿軟,口感層次豐富,鮮不而膩的味道,一定能給你帶去刺激的味蕾體驗!
用料十足的秋茄羹,一勺下去滿是秋茄、魚肚、發菜、雞肉、豬皮、木耳、冬菇、紅蘿卜組成的濃稠羹湯,喝起來滿口醇滑、口味清新,香韻悠長~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