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中心
俗話說:“無糕不成年”。年關將近,文成縣桂山鄉的黃年糕也迎來了產銷旺季,為新一年闖出大市場更添信心和干勁。
在文成縣久百年桂山黃年糕銷售點,前來零買的市民和禮品批發商們把店內擠得滿滿當當。店門外,工人們正在將400多盒黃年糕裝載FB體育 FB體育平臺上車,準備運送給溫州地區的顧客,據負責人介紹,隨著春節臨近,最近這樣的貨車他們每天都要發兩三輛。
久百年桂山黃年糕銷售經理謝秋林說:“現在制作的還是以這種禮盒為主,過節的時候需求量比較大,我們每天都會發車去溫州、 瑞安、平陽、蒼南FB體育 FB體育平臺以及寧波、杭州等地,生意還是非常紅火的,我們的干勁也很足。”
年關時做黃年糕是桂山鄉的傳統習俗,目前已有300多年的歷史。與一般年糕不同的是,桂山黃年糕在制作過程中,村民們會將白杜鵑、山茶等一些冬季不落的喬木枝葉燒成灰用水瀝清后和槐花米加入制作年糕的米中,所以制作出來的年糕呈現出桂花的黃色,草藥的清香,吃起來更是香軟可口,深受溫州及周邊地區市民的喜愛。
“每年逢年過節都有做這個黃年糕,它吃起來口味香香的、甜甜的。我們每年出產的年糕大約有25噸,到了12月的時候就會供不應求。”桂山鄉黃年糕“共富工坊”經理人毛振慶告訴記者。
近年來,桂山鄉成立黃年糕“共富工坊”,組織發動村民從事黃年糕加工、原材料種植,以“久百年桂山黃年糕”品牌帶動為切入,實現生產、價格、品牌、包裝、銷售的“五統一”。接下來,桂山黃年糕“共富工坊”還將持續加大投入,擴大生產規模,讓小年糕闖出一片大市場。
桂山黃年糕“共富工坊”負責人毛振甫表示,2023年的黃年糕共富工坊年產值大約有500萬元,解決了農戶就業近50戶,長期用工10余人。接下來,桂山黃年糕共富工坊將新建2000多平米的廠房,開設2條全自動流水線個共富車間,預計年產量將從每日的1噸多升至13噸,年產值也將突破千萬,最高可達3000萬元。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