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中心
FB體育 FB體育平臺FB體育 FB體育平臺木匠、瓦匠、鐵匠、石匠、剃頭匠、廚子、裁縫、雕花剪紙等民間傳統手工藝人,是中國歷朝歷代活躍在民間的能工巧匠,是千百年來人們生產、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是歷史上先進生產力的杰出代表者,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代表了廣大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造力,也代表了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脈絡和文化傳承,是中國作為文明古國的一張張亮麗名片。這些民間傳統手工藝人的絕技絕活,雖沒有多少高精尖的科技含量,但其獨特的技法要完全掌握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的,歷史上這些手工藝的延續、推廣絕大多數都是靠家族傳承、師徒相教,很多技藝一般都要學徒三年五載才能出師獨立。傳統手藝人就是這樣一代又一代以技傳承、以技為生,一直薪火不斷到現在的。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科技的不斷進步,很多傳統手藝、傳統技能,逐步被先進的機械設備、智能化生產所取代,民間傳統手工藝人的用武之地越來越少,生存空間逐步被擠壓,市場需求逐步在萎縮,傳承接班越來越后繼乏人。在新形勢下,民間傳統手藝人向何處去?她們如何才能在堅守住傳統技藝的基礎上,拓展生存、發展空間?
本組圖片就是對這些民間傳統手藝人的特別關注,從中我們可以看到,社會的發展進步,在沖擊、淘汰一部分民間手工藝的同時,也為大部分手工藝創造了新的用武之地、新的生存發展機遇。隨著國家對傳統文化的進一步重視,將一些優秀傳統手工藝術列為了保護對象,并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一邊大力推行新型城鎮、美麗鄉村建設,一邊加強古城鎮、古村落的修復和保護。國家的這些舉措,無疑為傳統手藝人創造了新的施展才干的機會,提供了廣闊的新舞臺。
如今,在中國大地上,到處都是美麗鄉村建設的圖景,到處都是古城鎮、古村落修復、維護的戰場,傳統的木匠(木雕)、瓦匠(石雕)、園藝師傅等都在這些新舞臺上運用傳統工具、傳統技法大顯身手;刺繡古裝、糖畫、泥塑藝人被請進了旅游景點,她們既是傳統文化符號的代表,也成為了景區供游人觀賞的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
傳統手藝人的絕技絕活,在新時代體現出了新的價值,煥發出了新的活力,迎來了新的發揚光大的春天。
2020年10月25日,湖北省監利市周老嘴古鎮篾匠師傅余中華在自家門口劈竹篾,準備編織傳統竹器用品?,F在一些更注重環保的城鄉居民都選擇天然材質的器具裝食物,余師傅和老伴做的產品在古鎮上供不應求。
2022年1月18日,春節將至,正是年貨銷售旺季,湖北省仙桃市大洪小區“憶品糕點”的張大華一家人正在忙傳統年貨的制作、銷售。張師傅子承父業,一直按照農村傳統手法制作年貨小吃,讓顧客品嘗到純正的家鄉味道、兒時味道,他在這里開店已經二十多年。
2022年11月15日,湖北省仙桃市沙湖鎮,棉絮加工師傅歐陽林桃正在加工棉絮。他年輕時扛著彈弓和師傅走街串村彈棉花,一天緊趕慢趕也只能加工最多兩床棉絮。上世紀九十年代,他購進棉絮機械加工設備在鎮上開店,不僅做棉絮的來料加工,而且還收購棉花,利用淡季加工標準型棉絮出售,店里的生意已輻射到周邊30多個鄉村。
2022年11月15日,湖北省仙桃市沙湖貝雕公司總經理徐銀枝在制作“沙湖貝雕畫”。沙湖淡水貝雕已有百年歷史,她們制作的貝雕工藝品遠銷海內外,其中“龍船”被人民大會堂永久收藏。
2023年2月20日,湖北省仙桃市汪洲河橋頭,馮江梅師傅正在給一位忙著趕路的婦女固定自行車頭上的簍子,他在仙桃城區修理自行車已40多年,現在還兼修電動車。
2023年3月8日,湖北省仙桃市沔陽大道商業繁華路口,朱軍正在街邊工作臺上給顧客修理手表。他20來歲就跟著師傅學習鐘表修理,一做就是40來年,在仙桃城區買了房、成了家。
2023年3月8日,湖北省仙桃市王市口村,鐵匠師傅周方義(右),正在打鐵加工門上羊角。他的鐵鋪除了滿足附近村民需要外,還加工一些鐮刀、鋤頭、砍刀等批發到各鄉鎮銷售。他加工的鐵器好用,是市場上機械批量加工鐵器所不能比擬的。
2023年3月8日,湖北省天門市仙北工業園社區,田培桂(右)在女兒家里繡嬰幼兒涎兜,女兒(左)穿上媽媽的得意作品珠光寶氣的鳳冠霞帔過三八節。
2023年3月10日,湖北省仙桃市鄭場鎮漁泛峰古村落修復工地,木匠師傅鄭張龍(左)、金寶兵(右)正在用傳統木工工具建筑古村落木質結構牌樓。
2023年3月22日,湖北省仙桃市剪紙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羅艷娥老師在仙桃市同樂幼兒園給孩子們上剪紙課。在市剪紙學會的努力下,目前全市已在6所中小學開設剪紙課程,在十幾個社區、村組進行多次剪紙培訓,全市已發展剪紙愛好者1000多人。
2023年3月30日,湖北省仙桃市紅軍巷,何福洲師傅正在為老顧客剃頭、刮臉。他14歲學剃頭,出師后先在老家開理發店,師傅就送給了他這把木制理發椅,50多年來他一直帶在身邊使用到現在。他的顧客群一般都是喜歡刮臉、掏耳的老顧客。
2023年3月30日,湖北省仙桃市交通路,李愛秋(左)在自己店里指導顧客織毛衣。李愛秋浙江溫州人,從小愛好織毛衣,由給自己織、給家人朋友織,發展到開店給顧客織,練就了一手織毛衣的絕活。1997年來到湖北仙桃開店,專做織毛衣的指導并銷售毛線,現在她的顧客群已發展到3000人以上,并在仙桃安家。
2023年3月30日,徐東山師傅在維修炊壺。他18歲從老家來到湖北省仙桃市,投靠叔父學習補鍋等修補手藝,成家后,就自己獨立在仙桃老街開了鋁鍋修理鋪經營到現在。他說,這手藝發不了大財,但家家戶戶都要用鍋,我的生意就會有得做。
2023年3月30日,湖北省仙桃市大新路“夢杰服飾店”老板孫艷娥在店里裁版訂制服裝。她和老公從小一起學裁縫手藝,上世紀九十年代初由傳統的裁縫鋪,發展成服裝訂制店至今。夫妻倆手藝精湛,專做中高端訂制服裝,生意一直很好。
2023年3月30日,湖北省仙桃市三伏潭村,71歲的雷柏青師傅正在給客戶戧菜刀。他40多年來,一直在走村串戶戧菜刀、磨剪子,他說只要出門就不愁沒生意。
2023年3月30日,鄧友譜大師正在麥稈貼片上烙刻作品。2014年,鄧氏傳承的仙桃麥稈剪貼畫被確定為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他的作品多次獲得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金獎,2012年,鄧友譜獲得“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稱號。
2023年4月7日,湖北省仙桃市楊林尾鎮鎮西村皮影雕刻師郭生海在家里創作、雕刻皮影。他20歲起與人合作開展鄉村皮影戲的演出,由于皮影隊對皮影的需求量越來越大,有著藝術天賦的郭生海便開始自己雕刻皮影,隨著名氣越來越大,他就逐步做了專職的皮影雕刻師?,F在他雕刻制作的皮影形象不僅被仙桃本市的皮影隊使用,而且在省內外其他十幾個縣市受歡迎,他的作品還被許多收藏愛好者所收藏。
2023年4月7日,施永久在雕刻墓碑。他從事石雕石刻已30來年,由最初的手工敲琢,到用電鉆、電鋸雕刻,從雕刻石頭工藝品,到雕刻墓碑、墓屋等,業務門路越做越廣,是湖北省仙桃市沙湖鎮有名的石匠。
2023年4月26日,湖北省仙桃市漁網市場,郭厚紅在店里織漁網,江漢平原漁需市場一直很旺,郭厚紅已經織漁網做銷售四十余年,從自家開小店發展到在專業市場購門店,生意越來越紅火。
2023年4月27日,高建國正在自己店里修補皮鞋。他是湖北省仙桃市排湖原種場人,年輕時副業修鞋。1993年加盟翰皇修鞋品牌,轉入專業的修鞋行業。
2023年4月29日,湖北省仙桃市沔陽小鎮旅游景區,吳天才正在為一生肖屬豬的顧客吹塑糖小豬,他過去走鄉串戶吹糖人已四十多年,現在被請進旅游景區駐點吹糖人,成為了景區的一道風景。
2023年4月30日,湖北省仙桃市胡場鎮潭灣村瓦匠師傅葉成洪,在仙桃市舊城改造某小區砌下水道口。他過去大都是在鄉下做些零星活,隨著近些年古村古鎮建設和城鎮老舊設施的改造增多,傳統的泥瓦匠手藝又有了用武之地,每天都有干不完的活。
2023年5月1日,鄉村廚子師傅劉習波在湖北省仙桃市楊林尾鎮一婚宴上下廚。劉習波畢業于技工學校烹飪專業,畢業后就回到老家,開辦鄉村紅白喜事“一條龍”服務,他現在已擁有三套廚師班子活躍在鄉村各類喜宴上。
2023年5月2日,湖北省咸寧市羊樓洞古鎮,市級“非遺”油紙傘代表性傳承人陳艷明,在自家店里制作紙傘,她的油紙傘批零兼營,銷路越來越好。
2023年5月11日,湖北省仙桃市商城東門大街“嚴大興”金店,劉新美(左)正在給顧客戴加工好了的銀手鐲,她丈夫嚴文華在店里面加工銀器?!皣来笈d”是嚴家百年老字號銀樓牌號,到嚴文華這輩已傳承三代。
2023年5月20日凌晨,湖北省仙桃市鄭場鎮永興村,釀酒師鄧在平和妻子正在釀酒作業。鄧在平家祖傳釀酒,操作也一直延用傳統的工藝手法,他家釀的酒口感純正、綿長、有回味,幾十年來深受周邊縣市顧客歡迎。近些年,他進一步拓展業務,開展來料加工,更方便了有糧食又想喝酒的農民兄弟。
2023年5月26日,湖北省漢川市楊林烏壺第九代傳承人張衡正在欣賞剛剛出窯的自己的杰作——鏤花烏壺。楊林烏壺已有200多年歷史,采用漢江黃泥為原材料,柴窯燒制,無胎釉,通體烏黑锃亮,用此壺裝茶水久放不餿,入口清涼甘甜,一直以來在湖北、湖南、江西等省市很受歡迎,被民間譽為會呼吸的茶壺。
劉春迎,中國藝術攝影學會會員,仙桃市攝影家協會會員、中國攝影網簽約攝影師。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
友情鏈接: